乞丐拉撒路

0107

作者:杨震宇弟兄

「又有一个讨饭的,名叫拉撒路,浑身生疮,被人放在财主门口,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;并且狗来餂他的疮。后来那讨饭的死了,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。」(路十六20~22上)

《路加福音》第十六章比喻记载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。路加提到「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,他们听见这一切话,就嗤笑耶稣。」对于他们的嗤笑,主就对他们说了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。祂以两个人、两种生前的生活方式和两种死后不同的结局,把握今生,预备将来,而作为他们的警告。请注意,路加所记载的「拉撒路」不是主耶稣叫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拉撒路(约十一43~44)。此外,在主耶稣所讲的众多比喻中,从未为其中人物取名;而这里不但提到拉撒路,且提到亚伯拉罕、摩西等真实的人物,故这一段话并不是一个虚构的比喻,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
让我们仔细比较财主与拉撒路两人生前的生活方式和永恒的归宿,成为我们的提醒:

對比財主拉撒路
生前的情況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,天天奢華宴樂;渾身生瘡,要得桌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饑。
死後的遭遇被埋葬了,在陰間受痛苦;被天使帶去,在亞伯拉罕的懷裡享福。
陰間的結局在陰間裡極其痛苦,不能到享福的這邊來;在樂園裡得安慰,不能到受痛苦的那邊去。

他们的不同点不在于属世的丰富与贫穷,乃在于他们与神的关系。财主贪爱钱财,全心全意事奉玛门,结果死后却是虚空与痛苦;拉撒路对世界没有什么要求,因此转眼仰望神,结果死后进入安息和享受安慰。他们的不同,也不在乎生前的享福与受苦,乃在乎他们是否信靠主,以致灵魂得救。

「拉撒路」这个名字原文字义是「神是我的帮助」。按圣经所记,他没有讲过一句话,但从他身上先苦后甜的境遇,使我们明白人活在世上不同的生活方式,引致死后会有不同的结局。主对拉撒路的描述,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的,就是:

  • 1.  他生前的苦境 ──「讨饭的」乞丐「浑身生疮」,活在病痛之中 无助的被人抛弃,「放在财主门口」 可怜的「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」孤单的只有「狗来餂他的疮」,其痛苦得不着人的同情拉撒路虽然是一个贫病交迫的乞丐,沦落至要仰望财主桌上掉下的零碎充饥,甚至狗也来舔他的疮,因为他敬畏神的缘故,毫无怨言。他死后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怀里,可能是他在苦难中,仍能尊主为大,并且等候神的救恩,相信他能从神得着帮助。
  • 2.  他死后的去处 ── 拉撒路的死没人纪念,甚至有人也许会说,「像他这样的人,死了还算是福气呢!」圣经上没有说到他被埋葬。很可能他根本没有下葬,因为当时在耶路撒冷,凡是无名的、无主的乞丐若死在街上,他们的尸体就被运到城外的欣嫩子谷,与垃圾一起焚化。但他蒙神怜爱,在死后,天使带领他进入了「阴间」,又称「乐园」(路二十三43),那儿再也没有饥饿,再也不受狗来舔他的疮的折磨。他被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,那是安息、宁静、痊愈、平安之所。对他而言,乐园乃是与神同在,享受主恩的地方。有人说的好,拉撒路是「贫穷的过客,天堂的宠儿。」因着他对神的信心,他息了世上的劳苦,享受与神同在的喜乐。
  • 3.  他等候复活 ── 拉撒路在「乐园」里,等候复活后,有荣美的身体(林前十五43)。那时再也没有疮,也没有痛苦。当主再来时,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要先复活,被提到空中与主相遇(帖前四16~17),按各人的行为和工作在基督台前接受审判(彼前四17;林后五10),得胜的被奖赏,失败的受惩罚(提后四8;太二十四45~51)。至于那些未得救之人的灵魂,则在阴间里受痛苦的煎熬,直到千年国度之后,新天新地之前,要经过白色大宝座的审判,连同阴间一起被扔在火湖里,也就是在地狱里,受永远的痛苦;圣经称此为「第二次的死」(启二十一11~15;太二十五41)。

【默想】

  • 1.  拉撒路进入乐园非因他贫穷、无助而多病,乃因他信而得神帮助。人在地上存什么态度生活,决定了将来在神面前将受什么样的审判。让我们天天也能从神得着帮助吧!
  • 2.  拉撒路虽在苦难煎熬的境遇中,却不向神发怨言。我们是否不明白为什么神不帮助我们脱离苦难呢?为什么我们的遭遇会如此凄惨呢?让我们想想拉撒路吧!

不断更新中,欢迎常回来看看

Copyright © 2023 Church In Toronto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