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震宇弟兄
「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;寻找,就寻见;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因为凡祈求的,就得着;寻找的,就寻见;叩门的,就给他开门。」(太七7~8)
「祈求」希腊文为 aiteo(发音为艾特奥),意「求」,「讨」和「要求」;「寻找」希腊文为 zeteo(发音为泽特奥),意「寻求」和「渴望」;「叩门」希腊文为 krouo(发音为克鲁奥),意「敲击」。「祈求」,「寻找」和「叩门」 ── 原文的时态显示这三个动作都是「持续不断」的,应该翻译成「要祈求,要寻找和要叩门」。「祈求」,「寻找」和「叩门」都是祷告。我们的「祈求」是要有专一的目标的;「寻找」是要仔细花工夫的;「叩门」是要有实际的行动的。这三个词而且是命令句。这表明无论何事,神要我们祷告。因为神作事的原则乃是:我们先祷告,然后神才答应「给予」,「寻见」和「开门」。我们的祷告应该专一的祈求,多次、多方的求问,迫切的要求,直到得着神的答应为止。
《马太福音》第七章论到我们必须仰望天父,求祂,寻找祂,甚至向祂叩门,因而建立与神和与人的正常关系;而神以「给予」,「寻见」和「开门」,善待祷告祂的人。虽然人人都渴望能互相沟通和彼此分享,只可惜因着人的堕落,早已失去了彼此相爱的本能。若是这样,那我们如何能持续地遵行主所吩咐的,而不论断人呢(太七1)?我们又如何能照着主所要求我们的,以待人如己的金律去对待别人呢(太七12)?秘诀就在「要祈求」,「要寻找」和「要叩门」。主要我们看到,我们若要与人有正常的关系,就要先与神有正常的关系。借着「祈求」,「寻找」和「叩门」过着依靠神、与神密切相交的生活,自然就能对人有合宜的态度。
虽然「祈求」,「寻找」和「叩门」都是要求持续不断的命令,但也都是满带着神的应许和保证;虽然这三个动作都是「天国宪法」要求的一部份,但是也说出了神恩典的供应。所以,我们可以实际的运用在祷告的两方面:(1)《马太福音》七章7~8节强调我们须借着祷告得着行的能力,因而能实行《马太福音》五至七章的「天国宪法」;(2)《路加福音》十一9~13节则强调主耶稣教导门徒祷告以及朋友夜访求助的比喻之后,鼓励我们要凭信心祷告,因而能面对各样的压力和挑战,应付人生一切的风暴。
亲爱的,我们是否时时操练依靠神,过「祈求」,「寻找」和「叩门」的生活呢?
【祷告之时】
祷告之时,甘甜之时! 如有双翼载我愿辞, 到祂宝座向祂求恳, 祂是信实,祂是全真。祂既命我寻求祂面, 信祂话语,靠祂恩典; 我要将我重担卸释, 在于你前 ─ 甘甜之时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