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殿中作买卖的人

0120

作者:杨震宇弟兄

「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,并有兑换银钱的人,坐在那里。耶稣就拿绳子作成鞭子,把牛羊都赶出殿去;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,推翻他们的桌子。「又对卖鸽子的说:『把这些东西拿去;不要将我父的殿,当作买卖的地方。』」(约二14~16)

「对他们说:『经上记着说: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;你们倒使他成为贼窝了。』」(太廿一13)

主耶稣洁净圣殿一事,四卷福音书均有记载(太二十一12~13,可十一15~17,路十九45~46,约二13~16)。《约翰福音》第二章记载主耶稣第一次洁净圣殿的事例。当时,在逾越节前祂由迦百农上耶路撒冷去。主来到殿里,看见圣殿里有卖牛、羊、鸽子和兑换银钱的人,就用鞭子赶散牛羊,推翻兑换银钱的人的桌子,洁净了圣殿。门徒事后想起圣经所记「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,如同火烧」(诗六十九篇9节)。其他三卷福音书则记载主耶稣第二次洁净圣殿的事例。在钉十字架之数天前,祂再进入圣殿的院子,赶出作买卖的人,也不许人拿着器具由殿里经过。祂引用《以赛亚书》五十六章7节和《耶利米书》七章l1节,责备众人说,主殿应是「万国祷告的殿」,而他们居然使圣殿成为「贼窝」。

【在殿中作买卖的人】

「圣殿」原文是「神圣的处所(sacred place) 」,指包括圣殿本身,并其四围和院子的全部地区。而这里的「殿」指的应该是「外邦人院」,是开放给外人敬拜用的院子。当时圣殿的祭司允许商人在圣殿的外邦人院作买卖,售卖献祭用的牛羊鸽子及其他祭品;又因圣殿不收希腊和罗马的钱币,犹太人缴纳殿税或奉献,须用指定的希伯来钱币,故有兑换银钱的人,为那些外来朝圣者提供方便。这类买卖商业行为,表面看似乎并无不妥,但实际上有下列严重的弊端:

  • 1.  因买卖是在圣殿的范围内进行,神圣之地因而被玷污。
  • 2.  占用外邦人的院子,剥夺了外邦人敬拜神的权利。
  • 3.  因祭司和商人勾结串通,祭司给予商人各种方便(例如祭牲未严格检验,有瑕疵者也予通融),而商人高价剥削,然后平分暴利。

因此,主赶出这班在殿中作买卖的人,是因他们使敬拜神的圣殿受亵渎。

【第一次洁净圣殿】

主第一次称殿为「我父的殿」,因祂是以神儿子的资格,来洁净圣殿,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,就是:

  • 1.  「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,并有兑换银钱的人」 ── 圣殿本是敬拜神的地方,却有一班人在殿里作买卖,轻视敬拜神的圣殿。在主耶稣的时代,圣殿里有作买卖的交易活动;如今这也是教会所面对的危机。请注意,教会聚会乃是为了敬拜神,而不是社交中心,或吸引人参加种种的活动。
  • 2.  「拿绳子作成鞭子,把牛羊都赶出殿去」 ── 主所用的鞭子可能是指灯心草作成的,说出祂乃是用慈绳爱索,来洁净神的殿。让主用祂爱的鞭子,赶出我们心中一切的污秽、掺杂、罪恶!
  • 3.  「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,推翻他们的桌子,把这些鸽子拿去」 ── 主不喜悦人藉任何属灵的事,而以敬虔为得利(兑换银钱)的门路(提前六5);或消灭圣灵(鸽子预表圣灵)的感动等情形。
  • 4.  「不要将我父的殿,当作买卖的地方」 ── 祂表明圣殿是「我父的殿」,意思说祂是父神的儿子,祂的使命乃是要把受亵渎的圣殿,恢复到原有的功用。让我们也不轻视敬拜父神的殿。

【第二次洁净圣殿】

主第二次称殿为「我的殿」,因祂是以王的资格,来洁净圣殿。祂的殿应该是「祷告的殿」,是人与神交通、和神同工,让神得着荣耀的地方;而如今之处却成了「贼窝」,被一班在殿里作买卖的人,搞得乌烟瘴气,使神无法在这样的殿里得着安息。人来圣殿是为赎罪,这些不公义的买卖却陷人于罪,使人对献祭轻忽,是例行公事,虚应故事一番。结果,人不但未被带到神面前专心寻求祂而祷告,反倒沾染污秽,使它成了「贼窝」。主耶稣洁净圣殿之举,表明主不容许祂的殿沾染任何污秽。

【默想】

  • 1.  今天我们的教会是敬拜神的中心,还是人社交或交易的中心?请记住,祂说:「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。」让我们不叫主「心里焦急,如同火烧」(约二17)吧!
  • 2.  我们乃是主的「殿」(弗二21),作祂安居的所在。让我们常常祷告,与祂交通,使祂得安息吧!
  • 3.  我们的身体就是神的「殿」(林前六19)。我们里面是否洁净呢?让主清理我们一切的不洁吧!

不断更新中,欢迎常回来看看

Copyright © 2023 Church In Toronto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