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震宇弟兄
「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。那天,他们来问耶稣说:」(太二十二23)
「至于死人复活,摩西在荆棘篇上,称是亚伯拉罕的神、以撒的神、雅各的神,就指示明白了。神原不是死人的神,乃是活人的神;因为在祂那里,人都是活的。』」(路二十37~38)
「撒都该人」是当时一个犹太党派,成员多属上层富裕阶级人士,其名称源于所罗门时代的大祭司撒督(王上四4),他们反对法利赛人只讲热心而忽略道德行为,所以他们非常注重道德行为,却因此而趋于另一个极端,亦即只重行为而忽略了信仰。他们不信复活,认为人死了完全消灭,故无鬼,亦无天使;他们只接受摩西五经,不看重先知书,也不接受古人的遗传。他们在政治上很有地位,当时的大祭司亚拿、该亚法等都是属于撒都该人一党。他们是犹太教中是那时代自由派的「理性主义者」,可以比拟为基督教的「摩登不信派」 ── 他们注重现实,不顾将来,只在今生有指望(林前十五19)。
《马太福音》、《马可福音》和《路加福音》都详细记载了撒都该人问主耶稣再嫁妇人复活后,是谁的妻子的问题。他们向祂提出,在摩西律法中,如果一个人死了,没有孩子,他兄弟便会娶那寡妇,借以延续家庭的名字和保留家庭的产业(申二十五5)。根据他们的故事,一个女人若失去丈夫,便要嫁给丈夫其中一个兄弟。若那兄弟又死了,她便要嫁给第三个兄弟,如此类推,直至她接连嫁了给第七个兄弟为止。最后,那妇人也死了。这样,当复活的时候,她是那一个兄弟的妻子呢?因为他们都娶过她。基本上,他们提出这一个虚构的故事,目的是想要借此难解的问题,使复活的事显得荒唐无稽。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有复活的事。
关于主回答他们复活的问题,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的,就是:
- 1. 祂指出他们错了,因为他们「不明白圣经」,又「不晓得神的大能」(太二十二29)。
- (1) 他们「不明白圣经」,所以就误解了圣经上的话。试想,圣经有没有说过今生夫妇的关系,要延续到来世和永生呢?
- (2) 他们不晓得「神的大能」,所以认为神不能使死人复活。试想,如果神用尘土创造人,岂不也能轻易地使人从尘土中复活,披上荣耀的身躯呢?
- 2. 祂教导他们,「这世界的人,有娶有嫁;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,与从死里复活的人,也不娶也不嫁。」(路二十34~35)「这世界」与「那世界」是两个不同的世界;「这世界」里的事物,到了「那世界」就不存在了。因此,在复活里,人要和天使一样;他们要被显为神的儿子。那时人不会嫁娶,也不会有所谓婚姻的关系。试想,在复活里(「那世界」),人还会有「娶」(「这世界」的满足)和「嫁」(「这世界」的倚靠)的事?
- 3. 祂证明有复活的事。在他们所研读的圣经里,祂提到《出埃及记》三章6节,摩西引述了神宣告自己是「亚伯拉罕的神、以撒的神、雅各的神」。请注意,在这里,神不是说「我以往是亚伯拉罕的神……」,而是说「我现在是……」。然后,祂说,「神原不是死人的神,乃是活人的神」。在人看来,他们都是死了的人,但是在神面前他们都是活的人。试想,神在荆棘火里向摩西说话时,亚伯拉罕、以撒和雅各的身体已在坟墓里,祂如何实现向他们的应许呢?神又怎能说祂是这三个人的神,与他们仍旧保持密切的关系呢?只有一个答案 ── 有复活,因为他们仍然活着。
主的这段话彻底解决了他们的问题。众人听见,也希奇他的回答。 对我们来说,「神不是死人的神」的属灵意义,乃是:(1)一切叫人死亡的,一切叫人摸不着生命的,都与神无关;和(2)我们属灵的情况若是死沉的,就是辱没了我们的神。「神乃是活人的神」,说出:(1)祂是生命的主,死亡不能拘禁祂(徒三15);和(2)祂是「活」的源头,惟有多多亲近祂、享受祂,才能活着。
求主帮助我们,不要像撒都该人,根据人有限的所作所为,错看了神的话和小看了神的大能。
【默想】
- 1. 主的回答指出人生前死后的奥秘,全靠认识「神的话(圣经)」和「神的大能」。我们对今生、来世、永生的认识,是否按神的启示和经历祂的复活大能?
- 2. 「惟有算为配得那世界」指出我们是不是以「这世界」的眼光来想象复活,乃是要进入「那世界」,有分于从死里复活。我们所当追求的,是否不是得着「这世界」,乃是配得「那世界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