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拉多的重要事迹

0227

作者:杨震宇弟兄

【杀加利利人】

「正当那时,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,告诉耶稣。」(路十三1)

著名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(Josephus)描述彼拉多不尊重犹太人的传统,常常武力用事,几乎造成了犹太人大规模的叛乱。路加记载彼拉多认为加利利人要反抗罗马,当他们正献祭时,他派罗马兵击杀他们,并将他们的血搀杂在他们所献的祭物中。这类行径与残暴无比彼拉多的恶名十分吻合。

【审问主耶稣】

「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,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,将耶稣鞭打了,交给人钉十字架。」(可十五15)

虽然祭司长文士等想治死主耶稣,但他们没有杀人的权柄。于是大祭司该亚法等人把这诉讼交由彼拉多处理。在第一审,彼拉多问了主四个问题:

  • 1. 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?
  • 2.  你做了什么事呢?
  • 3.  这样你是王吗?
  • 4.  真理是什么呢?

因着主耶稣的回答,彼拉既知主的国不属世界,并未干犯自立为王的叛乱罪,所以他就宣告说:「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。」(约十八38)彼拉多明知主耶稣无罪,而犹太人的祭司长等人却定要杀耶害耶稣。后来他就把主耶稣送交希律审问。在希律面前,「主耶稣一言不答」,于是希律又把主耶稣送回彼拉多那里。彼拉多再次宣布,他和希律都查不出主耶稣有罪。为此,他要责打主耶稣,把祂释放了。当时正是逾越节,按惯例「巡抚必须释放一个囚犯」给犹太人。彼拉多第三次宣布主耶稣无罪。但无奈祭司长和长老挑唆群众,要求释放重刑犯巴拉巴,而要除灭主耶稣,并且犹太人齐声喊着说:「你若释放这个人主(耶稣),就不是该撒的朋友;凡自命为王的就是反对该撒了。」(约十九12)彼拉多一方面想取悦于犹太人,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官位不保。于是他当众洗手,表明百姓应该自己承担杀义人的罪。然后,他屈从他们的要求,释放巴拉巴,将主耶稣钉十字架。这件事也充分反映出主耶稣之死,乃是:

  • 1.  死于叛徒犹大的出卖
  • 2.  死于犹太宗教首领莫须有的控告,暴露他们在宗教上的虚伪和欺骗
  • 3.  死于彼拉多的审判,暴露他在政治上的不义与腐败

彼拉多三次查明主耶稣是无辜之人(太二十七24;可十五5,9,12;约十八38;十九4,6,12),承认了祂的清白无罪。但他却把无罪的主耶稣钉在十字架,以致成为千古罪人。总结主耶稣受彼拉多审问的过程如下:

过程彼拉多的判决犹太人的反应
第一审宣告查不出祂有什么罪(作王的「叛乱罪」),企图推卸责任。宁愿释放强盗巴拉巴,也不愿释放主耶稣。
第二审再次宣告查不出祂的罪,企图以鞭打祂,息事宁人。犹太人却利用律法,以「亵渎罪」要钉主耶稣十字架,因祂自以己为神的儿子
第三审想释放祂,却屈服犹太人的威胁和压力。犹太人利用彼拉多弱点,恫吓若释放主耶稣就是背叛该撒
最终判决无罪但要受刑,将主耶稣交给犹太人去钉十字架。犹太人喊着说,除掉祂!除掉祂!钉祂在十字架上!犹太人宁可称凯撒为他们的王,也不愿以主耶稣为他们的王。

【默想】

  • 1.  何等不义的审判 ── 彼拉多是一个投机政客,他三次审查不出主耶稣有罪,但却玩弄手段,讨众人喜悦,而定了主耶稣的死罪。他轻忽了他所面对的是谁(救主),因而不顾公义,颠倒黑白,最终自招灭亡。我们是否只怕得罪人,却不怕得罪神呢?
  • 2.  何等嘲讽的问题 ── 彼拉多曾问主耶稣:「真理是什么呢?」(约十八38)但他未等主的回答就离开了,显示他是带着对「真理」随便、轻忽、藐视、嘲讽的态度而问的。面对主这个严肃的问题,我们的态度如何呢?
  • 3.  何等可悲的选择 ── 彼拉多两面讨好,选择推卸责任;犹太人泯没良心,选择释放强盗巴拉巴。面对真理与虚假,人只有两个选择。然而拒绝真理的人,就是拒绝主的人。我们是否选择一生单单为见证真理而活呢?

不断更新中,欢迎常回来看看

Copyright © 2023 Church In Toronto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