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震宇弟兄
【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】
「亚基帕王阿,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。」(徒二十六19)
保罗讲完自己的经历,他的结论是「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」。正因如此,他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,以及外邦,劝勉人应当悔改归向神,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,才导至犹太人的迫害及控诉他。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,就是保罗一生的事奉工作乃是没有违背「从天上来的异象」。这一个「从天上来的异象」,乃是那从天上来的大光,使保罗将一生献给主。这个「从天上来的异象」的内容就是基督是元首,教会是身体。因为我们若没有基督和教会的异象,事奉就会随随便便、漫无目标;而且如果我们不顺服这异象,基督的启示和教会的实行就只不过是一个思想而已,而最后会变成空谈。
此外,自从主把这异象赐给保罗之后,他就不顾一切的为难,而一生顺服这异象到底。因此,他不单单有这异象的启示,并且有实际的行动,而照着主所吩咐的,去劝人得着真实的救恩。正因如此,他一生的事奉工作乃是与他的异象相称的。他每一天都是行走在这异象的路上,让人在他身上能看见基督,也能看见教会。
江守道弟兄说得好,「在英文里面,『异象』这个字是 Vision。与此相关的,有一个字是 Vocation。这个字平常翻译成『职业』,但不大合于原意。Vocation 的原意是说:『你所看见的异象,现在成了你这个人了,变了你的职业了,变了你的职分了。』」但愿我们也像保罗一样,一生都进入这一个异象中,并且是一直的进入,直到成为我们的职分。
【分诉的结果】
保罗的分诉,使非斯都忍耐不住,认为保罗学问太大,令他癫狂。然而保罗没有因此发怒,反而放胆直言他说的都是真实明白话。保罗分辨至此,就把注意力集中在亚基帕王身上,就问他,「你信先知吗?我知道你是信的」。在这时,保罗已从分辩演变成为传福音。而亚基帕王也以为保罗想劝他作基督徒,保罗回答说他不单要劝亚基帕王信,亦要劝在座的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信。这次审判有了定论,亚基帕王和巡抚非斯都决议保罗没有犯什么该死、该绑的罪;若保罗没有上告于该撒,就可以释放了。于是,保罗开始在捆锁下前往罗马。这里有三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,就是:
- 1. 非斯都打断了保罗的话,大声说:「保罗,你癫狂了吧。你的学问太大,反叫你癫狂了!」(徒二十六24) ── 第一个「癫狂」原文字义怒吼,喻疯狂(字);第二个「癫狂」原文字义发疯,乱性。在此,非斯都从保罗的言谈看出保罗对律法和先知的内容有极精辟的见解,但他无法领会保罗所说的异象、从死里复活等意思,因此觉得保罗不是一个正常的人。然而保罗没有因此发怒,反而以一个尊敬及平静的心境,回答他说的乃是真实明白话。
- 2. 亚基帕王的反应,「你想少微一劝,便叫我作基督徒阿」(徒二十六28) ── 这一句话的正确意义,各解经家有不同的解说:(1)含有亚基帕王轻蔑藐视的态度,可意译作:「什么?你要叫我作基督徒吗?」意即他不会被如此简短的一段话语而轻易就信服;(2)出于他本心感动的话,可译为:「你几乎叫我作基督徒了!」不管亚基帕的话是发自内心还是笑话,保罗的回答是绝对诚恳积极的,他不单要劝亚基帕王,亦要劝在座的所有人,像他一样信主,只是不要像他有那些锁链。
- 3. 亚基帕王遗憾地对非斯都说,「这人若没有上告于该撒,就可以释放了」(徒二十六32) ── 意即保罗既然已经表示要上诉,那就只好遵循法律的程式去作,而不能因为他没有罪就予以释放。从表面看,使徒保罗若不上告于该撒,此刻应该可以获得释放,所以他的上告是多余的;但实际上,他若不上告的话,就会被解送回耶路撒冷并遭害,也许根本没有机会向亚基帕王作见证。
【默想】
- 1. 保罗说:「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。」我们的异像是什么呢?我们是否也没有违背那异象呢?
- 2. 我们所信的神乃是又真又活的神,所见证的乃是又真又实的复活主,所接受的福音乃是又真又实的真理。我们传福音时是否能叫人懂得并接受这「真实明白的话」(徒二十六25)呢?
- 3. 保罗请求亚基帕王耐心听他讲,而希望能引亚基帕王得救。我们「无论是少劝、是多劝」(徒二十六29),是否也都热切渴望劝人信主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