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震宇弟兄
【保罗分诉的简介】
《使徒行传》记载保罗四次为自己分诉。首先,在公会前(徒二十三1~10),他见证未信主之前的景况、信主的经过,以及信主后的改变;接着,在巡抚腓力斯前面(徒二十四10~21),他指明犹太人所告的事无法证实,并讲到他与犹太人间的纠纷,完全是为死人复活的信仰而受审;之后,在巡抚非斯都面前(徒二十五6~8),他强调他并没有行过什么不义的事与无辜;然后,在亚基帕王面前(徒二十六1~29),他见证如何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,而蒙主托付,尽传福音给外邦人的职事;并进一步向亚基帕王传福音,劝他信主。然后,亚基帕王裁定保罗是清白无罪的,可以得到释放。
【在亚基帕王前面前的分诉】
首先,路加记载亚基帕王准保罗为自己辩明。接着,保罗一开始是用礼貌的言辞,承认亚基帕对犹太事物的熟悉,并要求他耐心听下去。然后,他自承原属严谨的法利赛教门,如今却为复活的指望而受审。他述说了从前曾如何逼迫了那些跟随拿撒勒人耶稣的人,却在往大马色的路上被主光照,以致他完全的改变。之后,他见证自己如何蒙主的托付,被派作执事,作见证,叫人眼睛得开,从黑暗中归向光明,从撒但权下归向神。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,就是保罗如何为自己分诉:
- 1. 在场的听众 ── 保罗不只在亚基帕王,更是在一群尊贵的人们前,包括巡抚非斯都、百尼基氏、众千夫长和城里的尊贵人,见证自己蒙召的经过与受主差遣的使命。哦!这是何等的机会!
- 2. 礼貌的引言 ── 保罗简单地说出事实:「你熟悉犹太人的规矩和他们的辩论」,而承认亚基帕王的身分及经验。保罗的话不是奉承的话,而是表达他的礼貌,其目的乃是要求亚基帕王耐心听下去。哦!这是何等的开场白!
- 3. 背景的介绍 ── 保罗提到他是「最严紧教门」的法利赛人,强调他自幼就严格遵守摩西的律法,主要取得亚基帕王的认同及接纳,并同时驳斥人指控他违反犹太人的律法。哦!这是他的过去!
- 4. 辩护的重点 ── 保罗坚持他站在这里受审,不是他犯了什么罪,而是因为坚守神向犹太祖宗所应许的,就是指「神叫死人复活」的指望和信心。于是,保罗就问亚基帕,「这事有什么不可信呢?」
- 5. 悔改前景况 ── 保罗描述以前多方攻击拿撒勒人耶稣的名,并且逼迫相信耶稣的门徒,甚至尝试用刑强逼他们放弃其信仰。哦!他的敌对是多么的可恶!
- 6. 悔改的经过 ── 保罗随即复述在大马士革的路上,主向他显现的经历,以致完全改变了他的一生。这段叙述与第九章和第二十二章的记载一致,只是在这一次的记述里提及主曾对保罗说:「你用脚踢刺是难的!」「刺」是非常尖锐的工具,用来强逼顽固的动物向前走。这说出主要保罗认识祂的主权,而他所踢的「刺」就是神的旨意,是他所不能抵挡的。哦!这是何等大的改变!
- 7. 蒙主的托付 ── 保罗受主亲自差派作执事、作见证,并差他到外邦人那里去,而他的使命乃是:
- (1) 叫人的眼睛得开
- (2) 叫人从黑暗中归向光明
- (3) 叫人从撒但权下归向神
- (4) 叫人因信祂得蒙赦罪
- (5) 叫人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
- 8. 仍然作见证 ── 他见证自己如何顺服神,「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」,将福音传给周围的人听。他先在大马色,后在耶路撒冷和犹太全地,以及外邦,传讲福音,使人悔改归向神。正因如此,才导致犹太人在殿里拿住他,想要杀他。然而神保守及帮助他,使他对神仍然忠心,并传讲「基督必须受害,并且因从死里复活」。这福音也就是使人从黑暗转向光明的道。哦!这是何等荣耀的异象!
【默想】
- 1. 保罗因神的保守,并且上告于该撒,才能站在亚基帕王面前,见证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」。面对患难、逼迫和苦境,我们是否仍然相信神有祂的美意与安排呢?
- 2. 保罗的申辩虽表明自己有理,但对亚基帕王仍温文有礼。我们处世为人的态度又如何呢?
- 3. 保罗见证他传讲福音的内容就是复活的基督。我们见证传扬的内容又是什么呢?
- 4. 保罗见证他事奉的使命,乃是根据主亲自向他显现和向他说话。我们事奉的根据又是什么呢?
- 5. 保罗见证「蒙神的帮助,直到今日还站得住,对着尊贵、卑贱、老幼作见证」。我们有否经历神的帮助,以致仍然忠心,为主作见证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