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杨震宇弟兄
【档案】
地点:大数、耶路撒冷、小亚细亚、马其顿、希腊、地中海东部各岛、罗马、及西班牙等。
身分: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。
亲属:父亲、母亲、姐姐、侄子等名字都不详。
性格:敬虔、忠诚、耐心、胆量、知足、真挚、体恤、勤劳、和敏锐的思想。
同时代人:迦玛列、司提反,使徒们、路加、巴拿巴、提摩太、提多等。
重要事迹:
- 1. 他由最激烈反对基督的人变成一个最伟大的福音战士。
- 2. 他通过四次传道旅程,走遍罗马帝国,传扬基督,及建立教会。
- 3. 他第一次在耶路撒冷被捕,上告于该撒之前,先在腓力斯、腓斯都亚、基帕王前分诉。
- 4. 他第二次被捕之后,被斩首为主殉道。
- 5. 他先后写了至少十三封的书信,即《罗马书》至《腓利门书》,是基督徒信仰真理和教会生活的基础。尚有部分人认为希伯来书也是他写的(有待求证)
【简介】
「然而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,又施恩召我的神,既然乐意将祂儿子启示在我心里,叫我把祂传在外邦人中」(加一15~16上)
根据圣经的记载,保罗原名扫罗(徒十三9)。保罗是他罗马的名字,意即「微小」:扫罗则是他希伯来的名字,意即「愿欲」。他是以色列族、便雅悯支派的人,有纯正希伯来的血统;生在基利家的大数(,且生来就拥有罗马国籍保罗年少时,曾在有名的教师迦玛列门下,按着严紧的律法受教,作了法利赛人;在犹太教中,比许多同岁的人更有长进,为他祖宗的遗传更加热心。那时他以为应当多方攻击拿撒勒人耶稣的名,所以就成了逼迫教会的激烈分子;但正在他热心残害教会时,神的怜悯临到他,使他蒙光照、悔改、得救(徒九章)。
保罗蒙恩后,曾去亚拉伯,又回大马色放胆传道,证明耶稣就是基督;后因犹太人想要杀他,就被弟兄们送回大数;后来,巴拿巴往大数去把他带到安提阿,与教会一同聚集;也就在那里蒙圣灵选召打发而出外传道。《使徒行传》从十三章开始就几乎全部记载保罗的历史和他四次出外布道的经过;在他第三次传道回来,就在耶路撒冷圣殿中被捕,先被囚于该撒利亚,然后开始第四次传道;后抵达罗马,传讲神国的道两年。之后,行传再没有记载他的历史。但从其他经文中可知他被释放,再次看望各地教会。最后,他在暴君尼禄的逼迫下而殉道,相传是距离罗马城三哩外的一个地方遭斩首。
【保罗一生概论】
保罗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后,主差遣亚拿尼亚向他所说的话,正好扼要地说出了他前面的一生将要怎样渡过 ── 「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,要在外邦人和君王,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。我也要指示他,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。」(徒九15~16)
- 1. 他的一生是宣扬主名的一生 ── 《使徒行传》十三~二十八章记述了他四次的布道旅程,他翻山涉水,路程总共不少于2万公里,到处传扬主名,把福音带至当时的地极。这也说出保罗三十年来的事奉,至少到过的三十几个地方,不知向多少人传过福音,作过见证。果然,两千年后的今天,保罗对福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神国度中的任何人。
- 2. 他的一生是受苦的一生 ── 保罗为主的名所受的苦难,在《哥林多后书》十一23~28可见一斑,这还未包括往后10年他继续为主忍受的苦难。面对殉道,他回顾一生无愧于神,笃定不虚此生;因他已经完成了主所托付他的使命,深信必得冠冕、荣耀,故发出了胜利的凯歌(提后四7~8)。
【默想】
- 1. 保罗以「分别」、「恩召」、「启示」和「传扬」(加一15~16上)的生命转变经历,证明神早已拣选了他(诗一百三十九13~17)。在神的计画中,我们是否也受到神特别的栽培和造就,因而生命成长和改变呢?
- 2. 保罗的一生多彩多姿丰富绝伦,值得我们仔细深入的查考。我们是否也愿意让神使用我们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