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利赛人简介

0201

作者:杨震宇弟兄

「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,断不能进天国。」(太五20)

【简介】

法利赛人名字是旧约圣经所没有的,却在福音书中常常读到,其实是在两约之间的历史中开始出现,并在福音书时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「法利赛」(Pharisaios)的字根意思与「「分别」或「分开」有关。法利赛人的原意,是愿意按照律法生活而分别为圣,故他们远离不洁净的人和事物。《圣经》中并未说明法利赛人的由来。有人认为他们可追溯至主前400多以斯拉时期。以斯拉教导自巴比伦被掳归回的犹太人,要他们严格遵守律法(拉七10),要远离一切的外邦人(拉六21),不可与外邦女子通婚(拉11),避免遭受列邦的污染,被引诱去拜偶像,与所罗门王的遭遇一样(王上十一7~8)。之后,犹太人中兴起了一些人,为律法热心,过敬虔的生活,按照律法而行,他们被称为敬虔者,也就是法利赛人的前身。

法利赛人追求严格遵守律法,除了摩西律法书之外,还加上各种古人口传的训令(拉比代代相传的传统)。这些严谨遵从律法的人深得当时信神者的拥戴,故后来人数增加,势力强大。在主耶稣的时代,「法利赛」派是犹太教中最庞大及最有势力的教派,早在主前135年,他们在犹太教中的地位已相当稳固。

法利赛人相信灵界的事物例如天使,也相信有复活、永生、将来的赏赐与报应。他们尊敬摩西律法,但也视祖宗的遗传有同样的权威。很可惜,到福音书的时候,法利赛人已沦为一班假冒为善、贪婪、虚伪、缺乏公义感,和过分关注守律法上表面的条文,而与他们前人的宗旨心志相去甚远。他们只剩下一个敬虔的外壳,虽被主责备,仍不知悔改。并且各卷福音书一致地描述法利赛人为主耶稣的敌对者。因此,法利赛人大多给人负面的印象。

【法利赛人的分类】

《新约圣经》对法利赛人的描述,和犹太律法简介《大默经(Talmud)》记载一样,好坏都有。《大默经》则将法利赛人可分为七类:

  • 1.  「肩头」型 ── 将善行挂在肩头上,故意叫人看见
  • 2.  「等一会型」 ── 总能找到借口不行善
  • 3.  「头破血流」型 ── 为了避免瞧见妇女,闭目而行,以致撞上墙壁,头破血流
  • 4.  「驼背」型 ── 故意弯腰走路,作谦逊状
  • 5.  「讨价还价」型 ── 不断数算自己的善行,以抵消自己所作的恶行
  • 6.  「敬畏」型 ── 对神的态度是恐惧战兢不论多么困难,仍乐意遵从神的律法
  • 7.  「真实爱神」型 ── 热诚爱神,是亚伯拉罕真正的子民

【法利赛人的义】

在〈马太福音〉中,法利赛人的「义」是指履行律法规条所得的义,也就是律法上的义(腓三6)。然而主耶稣提到要进到天国,我们的义(指行事为人)必须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律法、字句、仪文、外表的义。文士和法利赛人往往只因传统和本分而机械式地遵守诫命;但我们乃因里面有基督的生命,在生活上因披戴基督(罗十三14,加三27)所彰显的义,所以能「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」。

【谁是今日的「法利赛人」】

让我们引用宋尚节的话,检验自己是否符合今日「法利赛人」的十个特征:

  • 1.  喜欢与别人竞争
  • 2.  不能忍受别人说自己不好的话
  • 3.  格外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
  • 4.  任何事都要证明自己是对的
  • 5.  对伤害自己的人心里不能饶恕
  • 6.  沉醉于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想法中
  • 7.  做事的时候总想彰显表现自己
  • 8.  不能平和的对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
  • 9.  被冤枉时总想找机会解释
  • 10.  与别人产生摩擦时不能主动和好

【默想】

  • 1.  在教会中,我们是否是真实爱主的人,或其他类型的人呢?
  • 2.  我们的得救是靠基督成为我们的义(林前一30),而得救后是否生活彰显基督的义(弗四24)呢?
  • 3.  盼望我们不会沦落到今日「法利赛人」候选人的地步,而不自知。
  • 4.  盼望大家不要彼此乱贴标签,故意说别人才是今日的「法利赛人」,而伤害他们。

不断更新中,欢迎常回来看看

Copyright © 2023 Church In Toronto. All rights reserved.